本站公告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雁过留声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与学 > 教学论文

浅谈数学新课程中的课堂讨论

时间:2014-08-19 00:11:30  来源:  作者:  本文已影响:
  浅谈数学新课程中的课堂讨论
  
  作者/韦小芬
  
  【摘要】课堂讨论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学生的数学品质。
  
  【关键词】课题讨论 问题情景 讨论时机 讨论氛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学习的机会”,又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课程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的途径来实现的。如何能使学生对枯燥乏味的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随着数学新课标教材的推广,“讨论”这种方式越来越多的被运用于课堂,“课堂讨论”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方法的过程中互相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知识,进行交流的活动,是使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获取数学知识的途径。提高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实现学习目标的教与学的方式。下面我将谈谈初中课堂教学中的课堂讨论。
  
  一、让学生明确课堂讨论目的
  
  课堂中展开讨论,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在组织课堂讨论前尽可能要做到心中有数;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在组织数学课堂讨论中要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选择好课堂讨论的内容
  
  讨论的效果如何,时间多少,主要取决于讨论的内容,选择什么样的问题进行讨论才能更好体现讨论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1.讨论应放在知识的重、难点之处
  
  教师确定的问题首先必须是教材的核心问题,即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其次,所确定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乐意接受问题所带来的挑战,能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比教师反复地强调“这是重点,难点,大家一定好好学”的效果要好得多。
  
  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整式”一节中“理解整式的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里有必要安排讨论。当学生由例题列出:“3x+5y+2z”的式子时,应该鼓励学生思考并且讨论这个代数式还可以表示什么?通过讨论,首先帮助学生体会符号表示的意义,即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其次也拓展了思维,发展了他们联想类比的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对“整式的意义”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争辩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知,体验合作的快乐。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体现。
  
  2.课堂讨论中要营造讨论氛围,创设讨论情景,把讨论放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积极引导和鼓励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当学生讨论有独特见解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当学生讨论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当给予支持,教师应努力使全体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敢于参与,乐于参与讨论活动。让学生有积极参与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解决问题时,应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过程中试着去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景,从上海到广州,可以坐火车,路程约为1780公里。也可以坐轮船,航程约为912海里,相当于1689公里。还可以乘飞机,大约为1150公里。要求学生仔细读题并进行小组讨论:“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吗?对于这三种行程,你们能发现什么?为什么三种行程各不相同?”“为什么飞机行程最短?”这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学生只有经过认真思考整理,才能表达出来。并进一步发现和得出公理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三、安排好“课堂讨论”的时机
  
  1.解决方法呈现多样化时,才适宜于组织讨论
  
  现行教材中,常常会出现开放性习题。如“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情况,这类题目的答案不唯一,由于初中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思维角度的不同,思维策略的不同。对同一个问题,会产生不同的思维结果。这时采用讨论的形式效果比较好。例如,在四边形ABCD中,AD=BC,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变为平行四边形。(写出所有可能情况)这道题答案不唯一,并且有一定的难度。我认为将这道题作为课堂讨论比较合适。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但一个人的思考毕竟有限,只有在众人的点拨、启发下才会使自己的思维更开阔,从而更全面透彻地解答此题。
  
  2.课堂讨论放在产生结论的过程中
  
  在教学中,教师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和适当的讲解之后,组织学生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绝对值”一节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即“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绝对值小的反而大。”对于这一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主探索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今后才能灵活运用。可列几组负数,如-5,-3,-1,-4,-1.5,-3.5。先利用它们绝对值的大小,观察结果会有什么发现?在此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再举例,再讨论,从而总结出自己的发现。通过一系列的举例,讨论,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个结论。同时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四、课堂讨论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要多鼓励
  
  教师应在课堂讨论中,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始终把关爱和信任的目光投向学生,倾听其意见,追究其思路,鼓励其自信,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获得最佳的讨论效果。现在不少中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往往自信不足,缺乏表达的勇气。学生认识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他们的发言或对,或错,或深刻,或肤浅,教师应肯定其主动表达的勇气和可取之处,针对学生不成熟的或错误的发言,通过适时的点拨,指导辨析,令学生心悦诚服,积极主动地接受正确的观点。
  
  2.在课堂讨论中多启发学生。
  
  根据学生的发言,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发现矛盾,循循善诱,启发学生自己纠正错误,或深入认识问题的本质。课堂讨论必须全员参加,要面向全体学生,讨论的内容,方式要照顾到各种学习水平的学生,这样才符合促进全员参与,争取大面积丰收的宗旨。因为我们所教的学生学习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所以讨论的问题既要突出“点”又要照顾到“面”,做到点面结合,难易得当,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去思考、去讨论。
  
  总之,讨论要让每一名学生都充分参与,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直到达成共识。实践证明,选准内容,找准时机,用准方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能最大限度地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课堂讨论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的数学品质。所以,我们要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才能真正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5 5 1 2 0 2 贵州省龙里县洗马中学)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牛吃草”问题的解法 ; 下一篇:怎样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百度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谷歌
栏目更新
淘宝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