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雁过留声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与学 > 教学论文

让计算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时间:2014-08-19 00:12:01  来源:  作者:  本文已影响:
  让计算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浙江省瑞安市陶山镇碧山小学 林甲鹏
  
  【摘 要】计算是数学的灵魂,它贯穿小学数学的始终。如何使计算教学扎实而不失灵活,使计算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识到可以从以下五点入手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即:激活文化元素、注重过程探究、鼓励算法多样化、关注算用结合及莫忘练习提高。
  
  【关键词】计算教学;探究;算法多样;算用结合
  
  计算是数学的灵魂,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在目标定位上提出了新要求,更注重让学生体验计算在生活中的意义,并能运用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可是,现在的计算教学虽然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计算兴趣,然而学生的计算能力却下降了,具体表现在计算的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等等。那么,计算教学应该如何做才能扎实而不失灵活,我们又应该如何做才能克服计算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使计算教学有情有趣,精彩纷呈呢?下面结合我在教学中的实践浅谈一些认识。
  
  一、激活文化元素
  
  初入学儿童的知觉,常常表现出笼统的、不精确的分析综合的特点。因此我们在计算教学中,应力避计算教学的枯燥性、重复性、繁难性。激活计算教学的文化元素,享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提高计算教学的效度,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
  
  1.追根溯源,疏通计算教学的情结
  
  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波利亚指导出:“只有理解人类如何获得某些事实或概念的知识,我们才能对人类的孩子应该如何获得这样的知识作出更好的判断”,小学数学计算量多、繁难、复杂,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免有厌烦情绪,应付了事。事实上,就教材的编排上,也常常让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尤其对数学计算的发展过程,及数学内部取舍知之甚少。教学时我们如果适时增加计算教学史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缘起,探寻数学情结,将有助于他们建立计算的整体感知。
  
  例如在圆的周长——圆周率教学中,相机介绍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在全世界首先提出圆周率在3.1415926(肭数)和3.1415927(盈数)之间,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这一记录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其对圆周率的研究的杰出成就更是超越前代。又如学生学“用计算机器计算”时引入“你知道吗”的知识介绍,了解计算器发展的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发展与进步的历史,这样既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计算器功能的兴趣,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渗透了数学文化的张力。
  
  2.渗透德育,体验计算教学的情美
  
  数学以其简洁性、对称性、和谐性、统一性为特征表现出自身的美。数学教学负载着文化育人的功能,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领悟数学的独特魅力,领略数学方法和思想的美学价值,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内涵。计算教学同样适合引导学生去发现、体验、创造美,这也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如:
  
  先观察前面几个算式,找出规律,并根据找出的规律,直接在()内填上适当的数。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
  
  1111111×1111111=( )
  
  计算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探索,获取数学计算中的对称美、排列美、均衡美,无不让人感到数学的和谐与神秘,抽象与统一,令人神往,令人陶醉。学生在这些题面前经历的是观察、思考、加工、提炼的过程,获取的是智慧,体验的是快乐。
  
  二、注重过程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真正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对于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理解得会更深,更加容易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以便于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灵活地运用。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主动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创设了多次做数学的机会。课始,创设了一个人人“主动探究数学”的情境:让学生用分别写着“2、4、7、-、=”的五张卡片,摆出所有可能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法算式,并用笔记下所摆的算式。同桌两人既分工又合作,一个用这五张卡片摆出所有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另一个用笔记下所摆的算式,以便汇报。即:
  
  27-4= 47-2=
  
  74-2= 24-7=
  
  42-7= 72-4=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上下两组算式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口算出上面三道题的结果。那么下面三道题该怎么计算呢?我们一起进行探究。这样把教材内容变静为动,变单一为多向,变封闭为开放,有效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让“主动探究数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动力。课中,“如果遇到个位数字不够减时怎么办?你会算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富有思考性、挑战性的问题,像磁铁般吸引了学生,当学生发现有的题目无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时,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被激活,就在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时,教师又提出 “24-7=?”这道题无法直接口算的,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看谁的方法多?学生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沉浸在操作探究的兴奋当中。即:
  
  (1)一根一根减
  
  (2)24-10=14 14+3=17
  
  (3)24-4=20 20-3=17
  
  (4)27-7=20 20-3=17
  
  (5)7+17=24 24-7=17
  
  (6)14-7=7 10+7=17
  
  这样,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还体验了算法多样化,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的意识。课末,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思维上的深化。这样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鼓励算法多样化
  
  新课改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关注了计算的多样化问题,这不仅是一个数学的思想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培养学生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的有效举措。对此,教师首先要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编写创意,认真落实“算法多样化”的策略,不能可有可无,一晃而过。其次,要通过引导、激励、竞争等手段,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寻求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是低年级学生,也应该耐心启迪,通过学生多元感悟,探讨出多
上一篇:怎样进行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 下一篇: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问题”透视与对策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百度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谷歌
栏目更新
淘宝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