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雁过留声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与学 > 数学知识

不疯魔不成数学家

时间:2014-09-21 20:42:52  来源:  作者:  本文已影响:

  著名数学期刊《克列尔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不对题的论文。论文题目是《关于实代数数集合的性质》,看起来,它像是对一个早期定理的证明。实际上,这篇在1874年发表的论文,谈论的是集合论。 
   
  这是论文作者格奥尔格·康托尔(GeorgCantor)有意为之。哈勒大学的这位数学教师知道,不少数学家对他的成果持保留意见。尤其是当时欧洲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克罗内克,早已流露过不满。作为《克列尔杂志》编辑之一,克罗内克有权拒绝任何论文。 
   
  只是谁也没料到,康托尔会耍这个心眼儿,集合论得以登堂入室。克罗内克很快发现自己被蒙骗,但为时已晚。对集合论的批评也汹涌而来。 
   
  “后一代将把集合论视为一种疾病。”法国数学家庞加莱预测道。在德国数学家魏尔看来,康托尔的某些观点简直是“雾上之雾”。数学家施瓦兹因为反对集合论,直接与康托尔断交,他们原本是好友。 
   
  “我的理论像岩石一样坚固,所有射向它的箭,都会很快被反弹回来射向射箭的人。”在43岁那年,康托尔如此自信地写道。 
   
  不过,最初这个敏感而卑微的年轻人,面对权威的批评毫无回击之力。1877年,康托尔将发现“所有连续的直线、平面或曲面都是相同等级的无穷”的论文,又投给了《克列尔杂志》。本来,杂志编辑同意发表,但克罗内克一再阻止,导致发表的时间拖到了第二年。 
   
  如果时光倒回14年,在柏林大学校园里,克罗内克是康托尔的老师,还给学生的早期论文提过建设性意见。只是,这对师生并未结下太多情谊。 
   
  1884年,当康托尔申请柏林大学数学教授职位时,再次遭到克罗内克的阻挠。这位知名数学教授,表示无法接受一个“冒充内行的‘牛皮匠’和带坏青年的‘教唆者’”与自己共事。在学生面前,他竭尽全力批评康托尔的工作,声称“康托尔的成果是个骗局”。 
   
  由于老师的无情抨击,没有大学邀请康托尔。而一年前,康托尔提出了一个现在被称为“良序原理”的概念,这在当时又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他的批评者们拒绝承认。 
   
  接连打击之下,39岁的康托尔,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精神崩溃,被送进精神病诊所。他生性容易激动,这不仅加剧了他的病情,也让他失去了不少朋友。 
   
  在康托尔与克罗内克争吵期间,富于同情心的米塔-列夫勒一直安慰着康托尔。在自己的杂志《数学学报》上,米塔-列夫勒经常发表康托尔的著作。 
   
  不过,到了1885年,康托尔寄给了米塔-列夫勒两封信。在信里,康托尔说明了他的最新工作,并希望发表。但在收信人看来,信里没有对任何有意义的结论作出证明,现在发表会影响康托尔的声誉。 
   
  这个回复深深刺激了康托尔。在康托尔看来,唯一支持他艰难探索的数学家,现在也抛弃他了,他断绝了与这本杂志的所有联系。 
   
  在康托尔的余生中,多次遭受不同程度的精神崩溃。他不得不一次次出入精神病院。偶尔神志清醒的时候,他要求学校把他从数学教授席位调到哲学教席。从精神病院出来后,康托尔开始教授哲学和文学课程,举行公开演讲,并提出莎士比亚戏剧的真实作者是弗朗西斯·培根。 
   
  也正是在这段精神病的间歇期,他完成了关于无穷理论的最好的那部分工作。 
   
  同行们终于承认了康托尔的工作。伦敦数学学会和俄国卡尔科夫数学学会选他为荣誉会员。但这个在精神病院的老人,早已忘记了过去与克罗内克争吵时的痛苦,也已经无法体味自己应得的这分荣耀。 
   
  在他的纪念碑上,用德语刻着“数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自由”,但是纪念碑的主人似乎一刻也不曾自由。他的集合论崭露头角时,不得不藏在一篇文不对题的论文里,当集合论得到承认时,提出者本人已经神志不清。 
   
  1917年5月11日,康托尔很不乐意地离开家,最后一次被送进医院。在医院里,72岁的老人经常给妻子写信说,他想回家。但他至死未能如愿。

上一篇:石钟慈与中国计算数学发展的因果关联 ; 下一篇: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 激发数学思维,18部经典数学记录片(附链接)
  • 百度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谷歌
    栏目更新
    淘宝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