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 feeds block cpu feeds block end
“只要有我在,孩子们就一个都不能少!”经历了这次险情,石兰松没有想到放弃,反而时刻提醒自己。
自那以后,每天傍晚的6点半,石兰松就会准时用手机接收上林县的天气预报,同时,他也认真记录湖上潮涨潮落的日期和规律,还不时向水上经验丰富的老人取经。
风里来,雨里去,石兰松已经在大龙湖上创造了一个纪录:26年,水上行船“零事故”!不仅如此,他还救起过10余个落水者。
“哪里都可以是课堂,哪里都可以教书”
2010年9月,就在第9艘小木船也开始渗水时,北京的一位爱心人士筹钱帮石兰松购置了一艘铁皮船。
石兰松掂量了很久,给新船取了个名字:“希望之船”。
石兰松现在带的班上,一年级有10个孩子,平均年龄还不到6岁。年纪刚够上学前班的梁宏福,只听得懂壮语,石兰松用手指着书上的字,轮换用普通话和壮语领着他读。5岁多一点的覃宏健写字时,连笔都拿不稳,石兰松便握住他的手,一笔一划地教着写。
石兰松深知:光教孩子们知识还不够,一定教他们学习做人的道理。
“戴嵩是一个大画家,在听到牧童的批评后,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说了句‘谢谢你的指教’,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品质呢?”5月7日上午,石兰松正在给二年级学生分析《画家和牧童》中的人物。
“谦虚……”
“对,就是谦虚。昨天我们讲到,做一个品质优秀的好少年,就必须孝敬父母,那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什么呢?”
“好少年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眼神中透着无邪与天真。
这天中午,一年级的陈燕芝不小心磕到了膝盖,石兰松在操场上细细察看伤口并确定无碍后,用手指着受伤孩子的膝盖问:“你们知道,这个部位叫什么吗?”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茫然。
“这叫‘膝盖’,x-i-xī,膝盖。”石兰松像在课堂上一样拼读着。
“x-i-xī,膝盖……”孩子们清亮的声音,荡漾在青山绿水间。
“哪里都可以是课堂,哪里都可以教书。”石兰松说。
2005年,他顺利通过代课教师的转正考试,成为一名正式的教师。在全镇统考中,刁望教学点年年名列前茅。
“他是老师,也是船夫,还是保姆”
5月5日这天,天气晴朗。课间,石兰松和孩子们一起在教室外的空地上玩游戏,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追逐着他嬉闹。
“这些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特别需要大人疼爱。”石兰松介绍说。
每年春节过后,村里的大人们又要收拾行囊出去打工了。临行前,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将孩子托付给石兰松:“我们可能要几年后才回来,拜托您好好照顾孩子……”
在老人留守的村子里,有不少衣服邋遢、饿着肚子就往学校跑的孩子。看到这些孩子,石兰松心里酸酸的。孩子们一进校门,他就一个个帮着扣好衣衫,摸摸他们的小肚腩,问他们吃饭了没有。如果碰上雨天,他到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烧火帮孩子们烘干淋湿的衣服和鞋。
令石兰松高兴的是,在政府的关心下,教学点不但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还开始实行免费午餐。在石兰松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套厨具,一袋米,一瓶花生油,一包盐,一包味精。每天10时40分,石兰松就会准时给孩子们做饭吃。
“他是老师,也是船夫,还是保姆。”说起石兰松,学生石林的爷爷格外动情,“好人哪!”
但石兰松明白,再浓的师生情,也抵不过骨肉亲。他嘱咐外出打工的村民:“时常给孩子打个电话,让他们感受到家和亲情的温暖。”
“我爱你,是来自灵魂、来自生命的力量,爱是一种信仰……”这首《信仰》,是石兰松的手机铃声。他说,他很喜欢这铃声,会一直用下去。
本报记者 刘 昆 本报通讯员 张林涛 石贵成
献给最美乡村教师致 石兰松
邓凯
那片桨声,划破了湖面上的晨雾
而那片晨雾,曾经遮蔽了我们的童年
26个春夏秋冬,你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像树一样,固守在贫瘠的乡村
一面湖水,一叶扁舟,一个父亲一样的摆渡人
你是老师,是保姆,还是朋友
你让琅琅书声,滋润了乡亲们的心田
你把风风雨雨,担当在瘦弱的双肩
划呀,划呀,划呀
我们记得你不变的姿势
湖水记得你不变的姿势
你的前方,是波光粼粼的彼岸
那彼岸,叫做希望!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