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雁过留声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师事迹

甘肃省优秀教师孙扬同志事迹

时间:2014-09-07 20:30:04  来源:  作者:  本文已影响:

有一种幸福叫付出

5月20日,“孙扬老师去世”的噩耗在网上迅速传开,之前我和在座的很多同志一样,也只是听过孙老师的一些感人事迹,未曾谋面,他的去世让我深感遗憾。怀揣对孙扬老师的敬仰,遗憾还有一份好奇,我准备去参加他的追悼会。

5月21日,当我赶到环县滨江小区时,我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追悼会还没开始,孙老师的楼下早已聚满了人群。顺着挽联望去,人群中有我县领导,孙老师的亲友,同事,同学,学生,学生家长等等。让我震撼的是,是怎样的力量让几百人不约而同来到这里,来悼念这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民教师呢?

孙老师所代毕业班的140多名学生胸前戴着白花,抬着花圈,排着整齐的队伍前来参加追悼会。

“孙老师,是我们耽误了您的病。”

“孙老师,同学们都在等您回来给我们上课呢。”

“孙老师,您答应陪我们一起春游的。”

“孙老师,我这次月考进步了,您还,没给我奖品呢!”

“孙老师,我们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厚望!”

这是学生们的心声。

追悼会还没开始,现场已是哭声一片。“松柏苍翠含泪悲,杨柳挺拔弯枝痛。”挽联如云,恸哭如雷,身处那揪人肺腑的地方,谁又能不落泪呢?

记得我的一位同事陈羿舟,曾经回忆他和孙扬老师的第一次接触,他说,那是2000年秋季,刚刚踏进高中生活的他,从同学手中借的一份由孙老师主编的“摆渡”文学小报,读完之后,他被小报上的文字深深的吸引,从此便开始了他的文学梦。一天课间,他拿着自己写的几首小诗,满怀自信的去找孙老师。

走进孙老师的办公室,一间狭小的屋子里,除了办公用品和生活必需品之外,摆放整齐的书籍就是那间屋子最耀眼的“装饰品”了。说明来意后,孙老师让他留下班级和姓名,说等上完课,会仔细拜读他的作品的。下午自习时,孙老师将他叫到了办公室里,当时他看到自己的作品上,从错别字到用词,分节,逐字逐句地用红笔做了修改,孙老师对他喜欢并坚持写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他继续发扬写作精神,也为他的写作提出了宝贵意见,还借给他几本文学书籍,让他多读名作。告诉他,喜欢写作就要尝试各种文体,不能局限于诗歌。孙老师虽然不是他的代课老师,但就是在孙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他开始阅读各种文学书籍,发展了自己的写作特长。

听完他的讲述,我感慨万千,一个人的伟大并不一定要多么的惊天动地,一点一滴就行。这也让我更加想走近这位神圣的人民教师。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现在,我竟然会用自己浅陋的文笔来宣传和报道这位伟大的人民教师,还是他去世以后。

孙扬老师去世一个月后,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在环洲大地迅速传开,他所带的毕业班二本以上录取率100%,其中有两名学生同时被清华大学录取。一时间,孙扬老师成了环县人纷纷议论的人物,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陇东报,庆阳电视台等中央省市的媒体先后来到环县,对孙扬老师的先进事迹进行了采访。作为我县电视台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有幸也参与了采访,这也让我有机会全面的了解了孙扬老师。

1968年12月3日,孙扬老师出生在洪德乡的梁岔,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因为他是家中的长子,长孙,更因为他是叔伯兄弟五个家庭里,同代中唯一的男丁,一家人对他是非常疼爱,但家境贫寒的孙扬从小就特别懂事。

孙扬的父亲回忆说,“以前因为家里特别穷,一家人勒紧裤腰带给孙扬省下的白面馍,他总是舍不得吃,要留给爷爷奶奶。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每次回家,他都尽可能的多干活,然后又急急忙忙赶回学校去……”说完这些,年近古稀的老父亲颤抖的咬着嘴唇,泪水直往肚里咽。

妹妹孙天兰回忆说,“我哥小的时候特别懂事,五六岁就开始帮家里干活,我六七岁时,他就带我用木头箍的水桶,从五里多外的沟里给家里抬水,他十岁的时候就一个人,半桶半桶给家里挑水。那年暑假,洪水冲毁了山路,地里刚收割的小麦无法运回,为了不把农活留给年迈的父母,我哥心一横,一口气从地里背回400多捆麦子。”说起哥哥,孙天兰已掩不住心中的悲痛,放声痛哭起来。

从上小学开始,学习刻苦,品学兼优的孙扬一直都是村里人教育自家孩子的榜样,采访中我们得知,小时候的孙扬在得知大山沟里的很多孩子因为考上了大学,有了一份好工作后,他便立志要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环县工作的孙玉霞,是孙老师的小妹,提起哥哥孙扬,她已泣不成声,从她的叙述中我们知道,小时候,因为家里特别贫困,她几近放弃上学,后来在哥哥的资助和鼓励下,她才完成了学业,有了工作,也是因为哥哥的帮助,她才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孙玉霞哭着说道:“为了我,为了我们这个大家,哥哥付出了太多,没有哥哥,我也只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了,我的一切都是哥哥给的,这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情。”

除了对工作兢兢业业,孙扬老师把他的爱给予了家中的每一个人,他先后供妹妹孙玉霞完成了学业,为两个“光棍”叔父成了家,为爷爷和膝下无子的二叔送终,尽孝。

孙扬老师的妻子殷丽是个温柔贤淑的农村妇女,善良的殷丽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也没有稳定的工作,但多年来,她任劳任怨的帮丈夫打理着家务,不给丈夫拖后腿,夫妻二人从未吵过嘴,红过脸。她觉得,这个家虽然清贫,但很温馨。在孙老师的家里,我们见到了憔悴的殷丽,说起爱人,殷丽搂着孩子不断的抽泣,她清楚的记得,5年前,丈夫带她游沙湖的情景,那是他们夫妻多年来,最惬意也是唯一的一次旅行。那次旅程中,丈夫说,以后有机会了要带她游北京。今年3月,在北京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后,病床上的孙扬拉着妻子的手说,“没想到,以这种方式带你游北京……”为这句话,殷丽不知抹过多少回眼泪。殷丽说,他们夫妻结婚十多年了,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还没有丈夫生病住院后照顾他的时间长,在丈夫的心目中,学生比谁都重要。

孙扬老师曾私下对朋友说,“我是最不合格的丈夫,也是最不合格的父亲。特别是自己的女儿,连二本都没考上,现在在山东淄博的私立医学院读书,这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女儿孙辰筱回忆,记得那是今年二月份,寒假过完,父亲执意送她上学,西安到淄博的火车要30多个小时,他们父女俩买的是硬座,天气特别冷。父亲的病情已经开始加重,他面色蜡黄,体质急剧下降,对他来说,硬座车厢里太冷,夜里,父亲冷得实在难以忍受,就对她说,“抱着爸爸…”说着就依偎在她的怀里。这是她第一次紧紧地抱着爸爸,整整一夜……她也几乎哭了一夜。返回时,为了及时赶到学校上班,父亲买的是站票,她至今都不敢去想,30多小时的路程,父亲拖着病体是怎样站回去的。我想,孙扬老师一定还想还女儿一个主动的拥抱吧!

采访中,环县一中校长张克裕说道,“孙扬同志病重期间,不曾向学校提过任何要求,他从北京看病回到环县后,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张老师,对不起,我影响了咱们学校高三年级的备考,影响了学校的工作。’他对前去看望他的同事,学生表达最多的也是歉意,他说,‘对不起,得了这个病,影响工作了。’,‘同学们高考最关键的时刻,我没能陪在大家身边。’他就是这样一个毫无私心,一心只想着工作和他人的人。”

孙扬老师请假看病期间,学校安排让道粉兰老师接任高三理(1)班的班主任,学生们因为思念孙老师,多次要求去看望他。但道老师和学校总是按孙老师的意思,告诉同学们:孙老师需要安心静养,治病。孙扬老师去世后,道老师的手机上收到学生们的短信,有学生说,“老师,您不该骗我们哪……”她无言以对,无法回复信息。学生要求参加追悼会,校长张克裕再也不忍心阻拦,他眼含热泪说:“让孩子们见他们的孙老师,最后一面吧!”每想起这些,悲痛就会涌上道老师的心头。

现在在复旦大学读博士的张佰隆依然清楚的记得,那是2008年暑假,他在看望孙扬老师时,他们师生二人谈及幸福时的情景,他问“孙老师,你觉得自己幸福吗?”孙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幸福,因为我的努力,老人能有安逸舒适的晚年,孩子能快乐的学习成长,妻子可以无怨无悔的帮我料理家务,因为我的努力,学生学习进步了,考上了大学,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在孙老师的幸福观里,有亲人,有学生,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的幸福就是对家人,对学生倾其所有的付出,他要努力让身边的人生活的更好,他因创造幸福而幸福。

44岁的短暂人生,22年的教学生涯。正如孙扬老师的好友,贾学洲在他的文中所说:“孙扬,一位率真豁达,执着坚定,朴实谦逊,乐观自信的中学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忘我拼搏,使每一个知道他的人回想起他时,都百感交集,肃然起敬。”我想,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孙扬老师用他短暂的一生,诠释了真正的“师魂”。

最后,我想点燃一盏心灯,告诉天堂的孙扬老师,“很多人因为您无私的付出,改善了生活,改变了命运,您让我们真正懂得了,有一种幸福叫付出。孙老师,您对幸福的定义,将在我们每一个人心里永远延伸,孙老师,您,一路走好!”

(本文作者系环县电视台记者 王茸)

上一篇:“最美教师”张丽莉事迹 ; 下一篇:最美乡村教师---吴志显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百度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谷歌
栏目更新
淘宝
栏目热门